第129章 犹豫啥,联姻啊。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
笔趣阁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29章 犹豫啥,联姻啊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9章 犹豫啥,联姻啊。

  裁判员亲自下场?

  陈景恪一阵心惊肉跳,真要这么干,他可以双手离开键盘了。

  寄。

  朱元璋本来只是随口这么一说,见他反应如此强烈,也不禁好奇起来:

  “怎么?有什么问题吗?”

  陈景恪斩钉截铁的道:“有,大问题,如果真这么做,大明的经济就彻底毁了。”

  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宝钞信誉,也将快速倒塌。”

  朱元璋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严重,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:

  “详细说说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
  朱雄英也连忙找了个椅子坐好,又要听课了。

  陈景恪思索了一番,才开口说道:“陛下可知道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官”

  朱元璋摇摇头,这还真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点。

  陈景恪回忆了一下史书记录,解释道:

  “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,试行均输、平准。”

  “所谓均输,是在郡国设置均输官,负责收取各地民众向朝廷进贡的土特产品。”

  “再将其拿到附近价高的地方出售,将钱交给中央。”

  “所谓平准,是中央设置平准官,用价低买进、价高卖出的方法平抑物价。”

  “五年后在全国推行均输、平准之法。

  朱元璋恍然大悟,说道:“平准咱知道,此乃汉武害民之法也。”

  “那些官吏低买高卖,攫取暴利供汉武帝挥霍,致使民不聊生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突然醒悟,说道:“哎,咱懂了。”

  “若真让金钞局经商,用不了多久也会变成汉武平准法一样。”

  陈景恪心中一喜,本来还以为要浪费一番口舌呢,现在全省了。

  “陛下英明,汉武均输平准法,坑害的不只是百姓。”

  “而是从根本上,破坏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。”

  “官吏为了赚钱,就会用手中的权力打压陷害商人,以达成垄断。”

  “一旦完成垄断,他们就会拼命的压价……”

  “百姓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东西,卖给他们甚至要赔钱。”

  “如此百姓就不想再种粮食,手工业者也不想再生产商品……”

  “畜牧业者,也不想再饲养牲畜……”

  “于是百业凋敝,商业破败……”

  “整个国家的经济,就变成了一潭死水……”

  朱元璋点点头,这些他都知道,史书上写着的。

  这时,陈景恪话锋一转,说道:

  “陛下可还记得我说过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?”

  朱元璋再次点头,并疑惑的道:“你是说,均输和平准,还影响到了生产力发展吗?”

  陈景恪肯定的道:“这是必然的,均输平准的不公平行为,彻底破坏了生产关系。”

  “生产关系都遭到了破坏,生产力又如何发展?”

  “技术的提升,要么是偶然,要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。”

  “民间有实力和动力去研究新技术的,只有商人和手工业者。”

  “尤其是商人,是最热衷于研究新技术的。”

  “只有新技术才能打败竞争对手,赚取更多的利润。”

  “手工业者也想造出更好的商品,以节约成本赚更多钱。”

  “这两个群体遭到毁灭性打击,就没有人去研究新技术了。”

  “朝廷手里是有人有钱,但不可能事事都依靠朝廷。”

  “而且很多新技术的出现,都具有偶然性。”

  “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才能增加新技术出现的概率。”

  “所以朝廷必须要确保一个正常的经济环境,这样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。”

  朱元璋已经只剩下点头的份儿了。

  朱雄英则听的津津有味儿,景恪开讲果然不同凡响啊。

  陈景恪进一步说道:

  “对大明来说,官商的害处更多,首先就是会损害到宝钞。”

  “百业凋敝,经济一潭死水,宝钞就无法流转起来。”

  “无法流转的宝钞,就失去了任何意义。”

  “而且金钞局本来就是管钱的机构,再让他们经商,后果太严重了。”

  “所以,让他们经商是万万不可的。”

  朱元璋彻底了然,说道:“原来如此,看来是我将问题想的简单了。”

  他心中有些黯然,此事再一次证明,他的思想已经落后了。

  若标儿在,肯定不会出这样的主意。

  朱雄英则一脸兴奋,学到了,学到了。

  然后他又疑惑的问出了一个问头:

  “既然商人有这么大的作用,为何还要打击他们吗?”

  朱元璋心中一惊,可别把乖孙给引偏了。

  不过他没有急着开口解释,而是想听听陈景恪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。

  陈景恪也吓了一跳,连忙解释道:

  “商人和商业是不一样的,对国家有用的是商业,而不是从事商业的商人。”

  “我们要鼓励商业发展,但要提防限制商人。”

  朱雄英有些半懂不懂,不过没有说话,而是继续倾听。

  “国家的最高追求是稳定,所以制定了律法来规范各种行为。”

  “有时候为了稳定,甚至会牺牲利益。”

  “而商人不同,他们只有一个追求,就是利润。”

  “为了利润,他们不惜践踏任何法律,将国家弄的破败不堪也无所谓。”

  “有一本书,上面写满了赚大钱的法子,你知道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吗?”

  “不知道。”朱雄英摇摇头,心中则有些兴奋。

  还有这样的书?要是朝廷掌握了,那岂不是就不用为钱粮发愁了。

  陈景恪笑道:“那本书的名字叫大明律。”

  “啊?”朱雄英很是惊讶。

  朱元璋先是有些意外,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,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
  陈景恪解释道:“贩卖人口,盗墓,走私,抢劫……来钱又快又多。”

  “如果没有国家律法的约束,将会有无数人去干这样的事情。”

  “商人也是一样的,如果没有律法约束,他们敢做下任何事情。”

  朱雄英连连点头,他有些明白了。

  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打压商人还有个原因,比刚才说的那些更重要。”

  朱雄英好奇的道:“什么原因?”

  陈景恪说道:“他们有钱,如果再掌握了权力,就会失去约束。”

  “他们就敢利用手中的权力,去打击对手,去压榨百姓,从根本上破坏国家秩序。”

  “如果他们手中再掌握一部分人口,那钱、权、人,他们都有了。”

  “就会组建军队,对抗国家,甚至起兵造反。”

  “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,都禁止商人出仕的原因……”

  朱雄英郑重的道:“我懂了,商业能让国家经济变得繁荣,是好东西。”

  “但从事商业的商人不是,所以要打击商人,限制他们的财富和权力。”

  陈景恪笑道:“就是这个道理……”

  “不过商业是好的,但万事不能过度,过度的商业化也会损害到国家秩序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