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八五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鸡了。朱元璋:??!!!(三合一)_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笔趣阁 > 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 > 第一八五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鸡了。朱元璋:??!!!(三合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八五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鸡了。朱元璋:??!!!(三合一)

  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,韩成忍不住对朱元璋,竖起了大拇指。

  不愧是老朱,不少事情自己还没有说,他就能将之推测出来了。

  “陛下说的没错,确实还是闹出了乱子。

  谁都没有想到,仁宗皇帝会如此短命。

  许许多多的人,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。

  其实朱高炽患病严重的,就已经是先一步的,让人加紧前往南京去召皇太子回京。

  只不过前去的人还没有到南京,他就已经先一步去世了。

  朱瞻基得知了消息之后,加紧往北平赶,要回去稳定大局。

  而汉王朱高煦,在得知了这事情之后,则是大喜过望。

  对于他而言,这个惊喜来的实在是过于突然。

 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,朱高炽竟然如此短命。

  才不过是短短的时间,就已经驾崩。

  原本以为,他已经是错过了一个绝好的机会。

  哪里想到,这才不过是过去了短短的时间,又有一个天大的机会,来到了他的面前。

  这一次,他绝对不能再错过!

  所以,朱高煦马上就做出了一个决定。

  那就是在路上截杀,从南京返回的皇太子朱瞻基,然后自立为帝。

  不过,因为动手动的过于仓促,再加上朱瞻基那里,早就料到了他二叔会不老实,极大可能会在路上对他进行截杀,有所防备。

  所以这一次的截杀,并没有成功,被朱瞻基成功躲了过去。

  朱瞻基返回到了北平城,一边治理仁宗丧事,一边登基称帝。

  并将第二年,定为宣德元年。

 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,也立刻召集人手,加强京城防御,防止会有人在趁此机会,攻打京城,进行谋反。

  朱瞻基在永乐九年,就被立为了皇太孙,后面又经常被永乐帝带在身边教导。

  可以说他继承人的身份,非常坚挺。

  朝中臣子没有几个觉得,他不应该成为皇帝。

  再加上他是真的有手腕。

  所以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。

  因为仁宗皇帝突然身死,而造成的紧张局势,很快就被平息了。

  一个对于朱高煦而言,非常好的机会,又一次的溜走……

  接下来,就是一系类的封赏,提拔。

  那些藩王,宗室也都一样是各有赏赐。

  这是必要的,安抚人心的手段。

  其中,对汉王朱高煦,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,要厚于其他王府。

  这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亲疏有别,这是朱瞻基的两个亲叔叔。

  这件事情之后,朱高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,开始向宣德皇帝,敷陈利国安民四事。

  宣德皇帝得到之后,随后就命有关官员,将其建议予以实施,又复信答谢。

  从此之后,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,宣德皇帝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。

  这令朱高煦,误认为大侄子宣德皇帝,软弱无能,更加骄横狂妄……”

  朱元璋忍不住摇摇头,既为朱高煦狂妄无知,不知收敛而气愤。

  又为朱瞻基能成功避开朱高煦的拦截,成功称帝,避免了一场内乱而长松了一口气。

  可听到了韩成说起了朱高煦上书言事,而朱瞻基却又都同意照办之后,又忍不住的叹口气。

 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,朱瞻基这小子在憋着坏呢!

  他这是也在将他二叔,当成傻子来戏耍!

  就是一步步的,用这些事情,来令朱高煦变得更为骄狂,令其忍不住的出兵谋反。

  这等事情一旦发生,那他就有机会,光明正大的将朱高煦给解决!

  从朱高煦此前做出来的诸多事情来看,只怕朱高煦这家伙,还真的会忍不住……

  “宣德元年八月,经过了一番的试探,还有一番的思索之后,朱高煦觉得机会已到,开始起兵造反。

  他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一起动手,又在卫所散发刀箭、旗帜等军中所需之物。

  并掠夺周边郡县的,所有马匹,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。

  任命手下王斌、朱恒等为太师、都督、尚书等官职。

  一时间,声势倒是颇为浩大。

  除此之外,为了让事情变得更为稳固,朱高煦还准备联合英国公张辅为内应。

  毕竟张辅也是军中大将,当初永乐帝还在的时候,和他一起打过仗,为军中勋贵。

  在他看来,这事情极大可能会成功……”

  朱元璋闻言,摇了摇头,觉得这朱高煦实在是太愚蠢了!

  造反都造反的不专业。

  连谁是敌人,谁是朋友都分不清楚,这还造个屁的反!

  那张辅获封国公,听韩成之前所说,早在永乐元年攻打安南的时候,就带兵挂帅了。

  这等人物,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,疯了才会跟着他造反!

  “张辅得到这一消之后,转手将朱高煦告发了。”

  果然,接下来韩成的话,证实了朱元璋的猜测。

  “朱高煦造反的时候,御史李浚在家守孝,得知朱高煦谋反的消息之后,立刻改名换姓,由小路一路疾驰,赶往京师告知此事。

  宣德皇帝得知此事,为之大惊,但仍不忍用兵。

  不想用战斗解决问题。

  他派宦官侯泰,送去书信给朱高煦,令朱高煦投降。

  朱高煦部署重兵压阵,摆足了排场,面南而坐会见侯泰。

  并对侯泰道:永乐年间,我爹听信谗言,削去我的护卫,把我封到乐安。

  老大那家伙也不厚道,做了皇帝之后,也仅用金帛引诱糊弄我。

 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,岂能郁郁久居人……郁郁久居此等贫瘠之地?

  你回去告诉大侄子皇帝,让他将奸臣夏原吉等人送来!

  至于我的其余要求,接下来再慢慢的谈。

  我也不想和他刀兵相见,希望大侄子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。

  如同建文蠢货那样。

  侯泰听了朱高煦的言论,非常恐惧。

  却也不敢多说,只好返回京师。

  等到宣德皇帝问起,他二叔朱高煦都说了什么条件的时候,侯泰不敢据实回答,在一些言辞上,作了比较婉转的诉说。

  但就算是这样,宣德皇帝也依然为之大怒。

  同月,汉王朱高煦派百户陈刚上疏,又给公侯大臣等写信,多有指斥之词。

  宣德皇帝叹道:“这汉王,果真是谋反了!!”

  于是,就派阳武侯薛禄率军讨伐朱高煦。

  但是大学士杨荣,却劝宣宗必须御驾亲征。

  张辅得知这事情之后,就上奏道:‘请给臣二万兵马,必然擒拿朱高煦,献给陛下!’

  宣德皇帝此时,经过了杨荣的提醒之后,却改变了主意。

  他对张辅道:‘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,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。

  只不过我刚刚继位,肯定还有其余诸多心怀二意的小人在窥探。

  若不亲征,便不能震慑宵小,令其余心中有些想法的人老实!’

  于是,宣德帝亲自率军出征,平叛。

  朱瞻基亲征的消息,极大地鼓舞了将士,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。

  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。

  之后,宣德皇帝遣指挥黄谦,同总兵、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。

  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。

  有人说,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,这次他极大可能会率兵攻取南京。

  宣德皇帝则另有一番见解,他说:‘济南城池坚固,当初朱高煦跟随皇爷爷发动靖难时,就在那里碰过硬钉子。

  吃了很大的亏。

  朱高煦肯定不会冒险攻打。

  况且,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,因此上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。

  最大的可能,只有固守乐安。

  而结果正如朱瞻基所料,朱高煦造反之后,果然在乐安呆着没有动弹。

  汉王朱高煦起初听闻是薛禄率军,非常高兴。

  在他看来,此人很容易对付,完全不是他的对手。

  结果没高兴多久,就得到了宣德皇帝要带兵亲征的消息,意外的同时,也有些害怕了。

  他知道,这样以来就是动真格的了。

  也知道朱瞻基打小就被他爹带着作战。

  是真正经历过大阵仗的人……

  出征之后,宣德皇帝又致信给朱高煦说:‘张敖失国,始于贯高,淮南被杀,成于伍被。

  现在我大军压境,你只要交出怂恿你谋反之人,就可免除你的过失。

  恩惠礼遇,还与原先一样。

  如若不然,一开战你必然被擒!

  或者是你的部下,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。

  一旦到那时,你后悔也来不及了’!

  不过,朱高煦并没有投降,相反在征讨大军前锋到达乐安后,朱高煦还主动下战书,约定第二天清晨开战。

  宣德皇帝得到战书之后,就命麾下大军疾行。

  然后驻军在乐安城北,包围四门。

  并让麾下。发射神机铳箭,震慑叛军。

  随后,又不顾众将请求,再次把劝降书信射入城内。

  但朱高煦依然不理会。

  可到了这时,城内很多叛军都被率兵亲征的宣德皇帝震慑心神,觉得朱高煦不会是宣德皇帝对手。

  所以很多人都想抓住朱高煦,献给宣德皇帝。

  朱高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惊,知道自己大势已去。

  这种情况下,他根本就不是朱瞻基对手。

  于是就先一步暗中,派人到行营面见宣宗,打算明日出降。

  宣德皇帝得到消息,就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  当夜,朱高煦连夜把兵器,与通谋书信全都给烧毁。

  第二天,朱瞻基移驻城南。

  朱高煦见此,就打算出城,却被王斌等人劝阻。

  他只得假意回到汉王府,然后暗中从小路出城投降……”

  朱元璋摇摇头,觉得这朱高煦实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。

  这人勇武归勇武,却也只是一个只知道横冲直撞的将才,绝对当不了独当一面的兵马大元帅。

  有人在背后做主,让朱高煦的当一个将领,去冲锋陷阵还行。

  可真的指望他自己拿主意,这家伙当真是蠢得要死!

  看看他做出来的,都是什么愚蠢的举动?

  简直就是瞎胡闹。

  朱元璋觉得,若是将他放在朱高煦的位置上,那他有很多的手段可以用。

  不说能够彻底翻盘,至少朱瞻基想要将他这样轻易的拿下来,是不可能的。

  如此想着,又微微摇摇头。

  觉得不能将自己代入进去。

  其实从全局上来看的话,朱高煦这样愚蠢,才是最好的结果。

  不然,一个弄不好就会令大明经受更大的动荡,对大明没有什么好处。

  “朱高煦投降之后,群臣纷纷上奏,请朱瞻基将朱高煦明正典刑!

  宣宗皇帝不允许,又把弹劾奏章,拿个给朱高煦看。

  朱高煦见到这些奏章之后,叩首道:‘’臣罪该万死,惟听陛下处置。’

  接下来就是善后的事。

  朱高煦余党全部被擒后,朱瞻基赦免城中守军之罪。

  并改乐安州为武定州,命薛禄与尚书张本留守,然后班师回朝。

  兵马来到单桥时,尚书陈山迎接宣德帝。

  陈山建议朱瞻基,趁势捉拿朱高燧。

  理由是朱高燧和朱高煦二人向来是一伙的。

  这一次朱高煦造反,朱高燧绝对脱不了干系。

  此时若不顺势捉拿朱高燧,他日赵王也有极大可能谋反。

  到了那个时候,还需要再次劳烦宣德皇帝动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